首页 正规配资炒股平台 正规炒股配资网 十大专业配资网站

十大专业配资网站

你的位置:正规配资炒股平台_正规炒股配资网_十大专业配资网站 > 十大专业配资网站 > 股票配资可信赖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

股票配资可信赖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

发布日期:2024-11-08 22:29    点击次数:151

股票配资可信赖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中国R&D经费投入迈上3万亿台阶|数说75年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的关键助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基础研究、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呈现哪些特点?

全球创新指数升至11位

9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该指数显示,在130多个经济体中,中国位居第11,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GII显示,2024年中国在创新产出方面的表现优于创新投入。中国创新投入排名第23,名次高于去年;创新产出排名第7,名次高于去年。在全球创新指数七大领域排名中,中国在知识和技术产出(第3位)、基础设施(第5位)和商业成熟度(第11位)领域的排名最高。

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部分,今年中国集群数量比去年的24个有所增加,连续两年以最多数量的集群(26个)跻身百强。美国紧随其后,拥有20个集群。中国的科技集群排在前列的首先是深圳-香港-广州(全球排名第二位),其次是北京(第三位)、上海-苏州(第五位)和南京(第九位)。

第一财经梳理报告数据发现,相比去年,全球前15个集群中,北京的排名上升了一位,南京上升了两位。

WIPO总干事邓鸿森(Daren Tang)此前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过去这些年,中国构建了知识产权和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知识产权的最大贡献者。如今,中国提交的知识产权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同时,在WIPO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一直稳步上升,是全球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这背后是逐年攀升的研发投入。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下称“系列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达33278亿元,比1991年增长233倍,年均增长18.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经费加速聚集,全社会R&D经费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迈上2万亿和3万亿台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R&D经费投入强度从1991年的0.6%提升至2023年的2.64%,位列全球第12位,与OECD国家(2.7%)差距进一步缩小。

作为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突破核心技术问题的根源所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基础研究经费为2212亿元,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25万个项目。

与此同时,财税政策方面也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1985年科技拨款制度重大改革以来,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长,在国家公共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保持稳定。2012年和2019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分别迈上5000亿和1万亿台阶;2022年达1.1万亿元。综合运用税收优惠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1996年开始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近年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扩大适用范围、提升扣除比例、简化申报程序。从2023年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情况看,企业累计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金额达1.85万亿元。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系列报告显示,企业日益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主体。

2023年,我国R&D经费中企业资金达到2.6万亿元;2013~2023年年均增长11.5%,企业资金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75%以上,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常年保持在八成左右。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总部位于中国的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199家增长到2022年的679家,先后超过日本和欧盟稳居全球第2位。同时,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拥有高速增长业务模式和巨大市场潜力的独角兽企业。截至2023年底,全球1453家独角兽企业中我国有340家,居世界第2位。

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 2023年,入围企业研发投入入围门槛为2.04亿元,比上年提高0.2亿元,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92.65万人,比上年增长7.4%。分行业看,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额突破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排名第一的行业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系列报告显示,区域创新高地正在加速建设和成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具特色。作为我国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区域发展增长极,国际科创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辐射带动区域乃至全国创新发展,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下称“评价报告”)显示,我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8.43分,比上年提高1.3分,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指数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6省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全国。

评价报告称,几大城市群科技协同效应提升,科创中心带动效应显著。

该报告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对第一财经介绍,长三角在上海的引领下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上海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2位;江苏上升1位至全国第4位;浙江和安徽保持在全国第6位和第9位。

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第十年。北京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提高至全国第1位;天津排在第5位;河北上升至第19位,比上年上升2位,其中,河北的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上升2位,科技创新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均上升1位。

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05分,居全国第3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金叶子

据了解,“极地来信”是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携手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特别策划的跨界合作,正以巡展形式向全国各地传递中国极地考察“向南而行”的无畏精神,并将极地考察的探索之路与金融创新的实践之路生动结合,揭幕一段“探索未知 行稳致远”的砥砺奋进新征途。

相关阅读 城镇常住人口已达9.3亿,新型城镇化未来空间和重点划定 | 数说75年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

463 10-03 11:09 粤港澳物流园运营一年,两仓业务进出口货值近3亿元

截至9月14日,该园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合计进出口标箱1149个,货物逾9000吨。

18 09-30 08:55 广州拟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

广州市助力打造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的食用农产品。

18 09-27 17:53 加快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启动仪式举行,试验区建设按下加速键

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打造全国数据服务产业发展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数字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7 09-12 16:01 推动金融科技人才汇集,“东证期货杯”第一届上海高校金融科技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在人才培养、业技培训、转化孵化等方面有机协同股票配资可信赖,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汇集高地建设。

97 08-27 19:4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